2016年9月19日 星期一

保留個體獨特性 - 釋放心中的顧爾德




聽到顧爾德所彈奏的土耳其進行曲,欲罷不能。
那莫名奇妙和諧的表情詮釋,教人只想一再回味。

Glenn Gould:  F*ck the score!



為鋼琴怪傑這特異獨行、謎樣天才般的驚人藝業所感,不禁使我想起一位同樣特異獨行的大學好友。

在大學即將畢業前夕,系上開設了職涯座談會,以近兩個小時的時間談論面試技巧、熱門產業現況等等。在最後系主任的問答時間,我這位大學好友忽然舉手發問:「教授,我想當探險家,我想當太空人!可是學校跟政府好像沒有這個資源或是管道。請問我該怎麼開始?」全場百來位同學師長一片譁然!他的聲音裡面沒有笑鬧、沒有譏諷,滿是真誠與明確。

我只記得我當時實在為他感到太尷尬太不自在了,不敢將眼神望向他,也忘了系主任當下如何為這個天外飛來一筆的發問圓場。

事過境遷,這一幕依然好深刻。偶爾打開Discovery探索頻道,或是聆聽顧爾德這樣的怪傑天才時,就會想到我的這位大學同窗。現在的我懂他的夢想,敬佩他當年的勇氣,也已經不覺得他當年的發問有哪裡不恰當。



個體的獨特性,無疑會在社會化發展的過程中逐漸消弭。如何保留自身寶貴的差異特點,同時與社會化平衡發展,真是個艱難的課題!依照我們的實務與理論經驗,最佳解通常並非存在於極端端點「完全社會化」、「完全個體化」或是「完全平衡」,而是每個人考慮自身情況,選擇極端光譜之間的任一點以安身立命。

此時,最基本最重要的生活方針,就是要能對自己的內心真實無欺。這代表著引入思維活動,對自身的內省絲毫無苟且: 
        “與自我對話,揭露一切未經審問明辨之意見的偏頗,繼而剷除那些我們習以為常,而且是經常頑冥不化之價值、學說、教條、甚至是信念的偏執迷妄。”()

在度過思想的試煉、意念的覺醒之後,身心自然就會產生行動,行動有所依傍。

        釋放我們每個人心裡的顧爾德吧。



註:摘自《責任與判斷》,作者:漢娜.鄂蘭,譯者:蔡佩君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